
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你有没有一个这样求而不得的人呢?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这个秋日,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
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

秋天来了,露水凝结成霜,河边的芦花已经先白了,篱边的菊花也开了。秋天了,天气寒凉,侵袭着身体。独独让人伤心的是,家中贫困不说,而我一整年都没有回家了。
诗人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孤独寒凉和寂寞,读来,让人黯然神伤。
夜晚凝成的白露,清晨就被奔跑的马蹄给踩散了。花圃里花儿都开了,渡船驶入溪中。
靠着小几观赏水中的鱼儿,挥着鞭子惊到了栖息的鸟儿。看到这些风景,才知道秋天的美丽。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几种景物,抒发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

八月白露时节,早晚秋风都多了,荷枝也衰败了,倒在池中。手攀着青枫树,脚底下踩着黄芦草。我这苍老的容颜,冷落在这秋天的怀抱中。
哥哥在淮楚,弟弟在蜀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我望着浩荡的烟波出神。
这个秋日,白露时节,白居易出外赏景,却感受到秋日的寒凉,他想起远在他乡的兄弟,何时还能在见面呢?秋天,果然是个思念的季节。

经过战争后,兄弟四散,这个白露节,杜甫格外想念四散的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这首诗描写了白露时节的景象。白露使秋色温暖,明月下更漏的声音愈发清晰。白露沾上珠宝帘,使珠帘都重了些许。
风吹竹摇惊动了鸟儿,莎草寒凉,凝结的水珠滴到虫子上。这一夜,满园都在生白露,渐渐地凝结成了霜。

白露|习俗

酿一坛诗意米酒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 每年白露一到 家家酿酒,用以待客 人们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 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取程江水酿制的“程酒” 古为贡酒,盛名远扬
秋风吹,秋水凉 不妨温一壶白露酒 清风明月,好友二三人 吟诗唱曲,谈天论地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饮一杯醇厚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 要喝茶,秋白露” 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 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 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 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
白露茶,历经苦夏煎熬 亦凭添几分独特的烈性 入口,浓郁又醇厚 袅袅茶烟里尽享秋光
吃一捧养生龙眼
民间认为 白露吃龙眼能大补身体 这是因为龙眼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让人脸色红润 此外,龙眼还有安神、缓解失眠的作用
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 口唇、皮肤易干 饮食宜以健脾润燥为主 如秋梨、薏米、番薯、豆腐等 此时,气温日际变化大 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
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人间万象,心豁事达
秋深露重,愿君珍重
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投稿邮箱:pz86626231@163.com
文章转载微信公众号:邳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