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书记大擂台|东庄村念好“土地经”,捧上“金饭碗”
东庄村曾经是邢楼镇一个不起眼的贫困小村,基础差,底子薄,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该村以聚民心、惠民生为目标,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口,实现了由经济薄弱村到经济强村的华丽转身。
近日,记者在位于邢楼镇东庄村的邳州市启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米加工车间看到,工人正在进行水稻脱壳、封装。
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伟介绍:“水稻每斤售价1.4元,经过加工,达到3元多一斤,一亩地可以多卖800多元。”
而就在五年前,李伟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时,眼前的村子,让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分外沉重。“当时村里没啥收入,我们借学校三间房子当村部。怎样改变村庄贫困的现状呢?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咱们村部分地势低洼、水体较多,可以结合这个实际,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接下来,东庄村党支部通过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向村民讲解土地流转政策,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发展规模经营。
“我们村组干部自己开车到扬州真武镇真武村参观,实地学习人家规模经营模式后,大伙深受启发,劲头很足。”李伟说,“回来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为加快土地流转,我带头做身边人工作,村民们觉悟都很高,第一轮下来就签了80%。”
在李伟及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东庄村首批就流转了800多亩土地,成立了邳州市启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经营产生的收益按股给村民分红,从而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让东庄村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年搞规模种植,净盈利就达60多万元。
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伟介绍:“有了收入之后,我们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等种地机械,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搞起了农事服务。”
发展规模种植两年时间,东庄村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盖起了办公楼,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道路两侧还砌起了花池。每年村里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达到四五十万元,村民的幸福感倍增。
去年9月,东庄村又成立了山羊养殖基地。眼下,基地内山羊存栏300只,其中母羊200只,育肥羊100只。
李伟介绍:“这段时间是母羊生产期,每天都有4只以上羊羔出生。现在商品羊15元一斤,一只能卖到1400元,利润500元,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东庄村村民李修才家中有8亩地,土地流转后,他成了拿地租、拿分红的“股东”。解放双手后,他又来到山羊养殖基地打工。
李修才说:“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村里有钱了,咱们农户也跟着富裕起来了。”
据了解,目前东庄村3800多亩土地已流转2000余亩,村集体经营1800多亩,其中集体经营稻鸭共作700多亩,养殖稻鸭2000余只,稻虾共作250亩,900多亩常规种植。
李伟说:“我们计划把剩下的1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农业公司,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带领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融媒体记者:胡敏
摄影:郭家良
编辑:裴培
免责声明:本文法律责任由该作者承担,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