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书记大擂台|“后进”变“后劲”,杲楼村靠什么?

新河镇杲楼村曾被镇里列为软弱涣散村。自2019年新任党支部书记吴渊上任后,这里的一切慢慢发生了变化,短短3年,在2022年度新河镇村级考核中排名第一。吴渊的带领下,杲楼村真正实现了从“后进”变“后劲”。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没有特色的乡村如何实现振兴?吴渊与村干部决定产业先行,首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袁场湖水产养殖区矛盾纠纷问题进行细化整理,针对非法侵占、不规范合同、荒废地块等问题进行走访调查。最终,通过广泛动员、党员带头、老骨干协助,仅用了一个月就将26户承包户的土地全部清理完成。

为了让土地“生金”,村里引进邳州盛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整合发包,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如今仅袁场湖螃蟹塘对外发包收入就达41.3万元,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为了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吴渊带领村干部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整合闲置土地,使村集体经营土地由2019年的78亩扩大到2022年的300亩,年增加集体纯收入2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盛王水产示范带动作用,主动联合周边兄弟村将原荒废塘口重新修整养殖,形成占地2600余亩的袁场湖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区,囊括螃蟹、龙虾、水蛭、青虾等水产。杲楼村还将继续提升绿化、亮化水平,全力打造集养殖、观光、垂钓、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区。

养殖户刘巨国说:“我们刚来的时候没有水泥路,一下雨,车就进不来。今年修路了,用电问题也解决了,有好的政策村里也及时和我们沟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吴渊说:“4年来,我看着杲楼村一步步成长,变得越来越好,心里很满足。”

杲楼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增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全村改厕全面完成,新建标准化公厕两座;新修建10所电灌站,沟渠路站涵农田配套设施完善。村中心一条2.2公里长的主路加宽2米,村庄内新修硬化道路5000余平方米,新安装了路灯150余盏,村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吴渊向记者谈了接下来的打算:“我们想继续壮大集体资金,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服务,做更多的实事,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王煌
摄影:苏飞
编辑:裴培
责编:郑惠珠


已发布

分类

, ,

作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