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楼镇把土地规模经营作为“牛鼻子”式抓手,通过党支部领办农机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增收。
邢楼镇小堌村地处邢楼镇最北部,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为了补齐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该村紧紧抓住土地规模经营这一有利契机,由村党支部牵头创办农机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新模式。
邢楼镇小堌村党支部副书记林佩佩介绍:“我们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可以给村集体增收10万元到15万元。在集体增收同时,又服务周边村民,让更多村民都加入到合作社集体中来,共同实现增收。”
如今,参加农机合作社的村民从成立之初的6人发展到26人,其中持证技术人员10人。合作社承包土地1583亩,现有库房3600平方米,各类农机械47台,粮食烘干机组8组。通过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粮食种植、粮食烘干、收储、代存、代销、病虫害防治、小麦良种繁育及推广等业务,服务耕地面积达2.3万亩。
种植户葛运动家里有450亩地,为了节约耕地管理时间,每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期,他都会把打农药的工作交给合作社来完成。
在作业现场,碧绿的麦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低空作业,雾状的农药从机体喷出,精准地喷洒在麦田上。“村里有这个合作社以后,我们种植户省钱、省时、省力。”葛运动说。
林佩佩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村依托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加大村集体经营,实现村集体增收。”
今年以来,邢楼镇锚定土地规模经营“主方向”,通过村集体规模经营土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村强带民富;同时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项目,充分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邢楼镇三级主任科员户磊表示:“我们将按照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打响各村产业品牌,包括青平辣椒、思田茄子、花卉、水蛭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利用‘飞地’和园区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好。”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王煌
编辑:卜非凡
责编:郑惠珠
免责声明:本文法律责任由该作者承担,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