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教育局: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基于信息化的减负提质县域行动”正式启动
8月17日,由丰县教育局成功申报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减负提质县域行动”在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丰县教育系统近年来在内涵项目建设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宝民、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吴庆军、徐州市教科院教研员韩秋红、丰县教育局局长王仁群等领导和丰县中小学校校长及研训员参加会议。会议特邀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倪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陈瑞昌,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斌进行论证点评。

丰县教育局局长王仁群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丰县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智慧教育探索初见成效,为全县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丰县教育局将组织全县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教育振兴理念,提升全员信息化素养,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找准项目实施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思考,学习借鉴,勇于探索,潜心研究,导出成果,以项目的有效实施,落实“双减”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张宝民在讲话中对丰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对前瞻项目建设提出高要求,高期待。他指出,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代表了区域对教育的最高理解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做好项目实施的整体规划,加强论证调研,明确重点任务。二是开展聚焦关键问题,指向问题解决的项目研究。三是要做好分类和案例培训研修,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四是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把丰县前瞻性项目打造成为区域样板项目。

丰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宗方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亟须解决的区域教育问题,并以结果导向,明确项目推进时序,强化项目支撑保障。组建作业设计与管理研究、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等六大子项目组,项目化推进七项工作,系统性构建多元项目成果。

作业设计与管理研究子项目组组长孙维龙、智慧课堂教学研究子项目组组长单世乾、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子项目组组长刘广洁分别汇报了子项目实施方案。

在专家点评及会议总结环节,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倪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陈瑞昌,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斌,徐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吴庆军,对项目实施方案给予高度认可,并提出具体建议。

倪娟在点评时指出,前瞻性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一要强化“一把手”项目意识,不断完善整体项目及子项目的绩效考核;二要平衡区域减负目标与提质目标的辩证关系;三要不断缩小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陈瑞昌在点评时指出,系统推进前瞻性项目要做到:在学上下功夫,实施个性化教学,深入落实指向发展,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持续丰富学习资源,探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深入地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实现有效用、恰当用;更有效地关注新课改实施,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努力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弯道超车;更积极地回应时代关注,以前瞻项目助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落实“双减”工作。

马斌在点评时指出,项目很好地把握了“时机、契机、先机”。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努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要在区域样本意义上下功夫,要在课堂生态改变上下功夫,要在落实“新课改”上下功夫,要在管理科学增效上下功夫,要在创建项目品牌方式上下功夫。做好“正反面”思考,以模式建构,解决教育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吴庆军在讲话中指出,项目实施要进一步细化整体设计,抓好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县域平台的服务意识,做好做实在线实时服务,做深做广教学与研究的融会贯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丰县教育局“基于信息化的减负提质县域行动”项目,将在全县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共识,善始善终,由隐而显,统筹规划,以减负提质为目标,回应新时代对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迫切需求。
来源:丰县教育局
审核发布:高宣
徐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法律责任由该作者承担,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