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师致敬③ | 良师兼益友,她们用实际行动铸就高尚师德



怎么培养物理思维?怎么感受物理魅力?彭春艳说,要让学生真正感受物理魅力,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做“减法”。“这需要老师做大量功课,把知识梳理清晰,分析学生最能吸收的方式,让学生事半功倍去学习,节约出来的时间精力,就能探索学科魅力。其次,要多做实验,物理是一门跟生活联系很密切的学科,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物理的奥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作以来彭春艳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满意率高,物理成绩优秀。曾先后获得徐州市市区评优课一等奖、徐州市大市评优课一等奖、省物理创新改革大赛获得省一等奖 、徐州市青年教师现代教学基本功大赛网络团队教研一等奖等众多教学奖项。她曾两次被授予市教育局嘉奖,被聘为徐州市初中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
作为物理教研组长,彭春艳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关心促进新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进行教研组建设。彭春艳经常听年轻老师的课,听完之后会问“你怎么想的”,而不是直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年轻人从她身上不断学习和进步,而她总是说“跟年轻人一起成长”。面对学科组的新人,她经常无私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教育管理方面,从教以来彭春艳担任了7年班主任和10年物理教研组组长。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关怀、爱护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她所带的班级还曾被评为“徐州市先进集体”。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却胜似班主任。
为了真正去了解和帮助学生,彭春艳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自学心理学知识,并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后获得证书,拿到了“上岗证”。彭春艳说,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她每天都跟学生朝夕相处,经常能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一些小问题。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心理学课程,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现在虽然不再担任班主任了,但是同学们有什么心理困惑还是喜欢过来找她。只要学生们有需要,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的难题、苦恼、困惑,她都愿意倾听,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正因为如此,她也成为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彭老师就像姐姐一样,跟我们没有任何隔阂,平常说不出的心里话,我也愿意向她倾诉。”初三学生小莉说,“我是一个情绪易波动的学生,每次考完试,彭老师不是问我成绩,而是先关心我的心理状态,和我谈心之后再去分析试卷的对错。”
在彭春艳的鼓励和信任下,很多学生实现了“逆袭”。学生小宋告诉记者:“刚接触物理的时候,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彭老师就私下跟班主任和我妈妈说,我是有潜力的,可以做得更好走到前列。从她那里,我得到了信心,物理也越学越轻松了。”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彭春艳更把它理解为“师魂”。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而师德的魅力恰恰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对彭春艳来说,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



2020年6月,彭燕从睢宁县教育局局长调任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校长,她紧紧围绕“建高品质高中,育高品质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君子气质、大师潜质、栋梁特质、健壮体质的高品质人才;聚焦高效课堂建设,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速校园文化内涵发展。
创建亲情校园。设立“在校优生奖”和“高考名校奖”等奖励优异学生,“滴水筑梦”“阳光助学”等资助困难学生,为特困生提供助学免费就餐服务。疫情封控期间,陪学生们一起播种葵花,采摘“四叶草”,感受幸运的力量;每天给学生免费提供一盒牛奶、一个面包和鸡蛋,免费给学生提供口罩、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创建激情校园。开展激情班呼、激情跑操、励志演讲、文明班级、书香宿舍、以及“昭义学霸”“学习之星”“进步之星”评选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斗志,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展现青春学子的真诚与热情。
创建活力校园。课间音乐、就餐音乐和活动音乐,班级绿植、英语口语比赛、辩论赛、夸赞比赛、徒手操、午后一支歌以及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让学校处处闪现青春的色彩。
创建书香校园。将图书馆搬进教学楼,形成走廊阅览室,为此学校订购了100余册书籍,200余种杂志,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书香,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开设阅读课、书法课、新闻视频课,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促进校园书香文化养成。
创建生态校园。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名师培养工程:出台《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奥赛辅导教师奖励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优绩优酬。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个县级名师工作室、5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课堂改革工程:推进“四环节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师“自录课”活动,提升课堂效率;集体备课落实“一课一研”制度,注重实效;校领导深入备课组,开展“读课标”“说教材”“研习题”和“做课例”等行动;定期召开“赋能恳谈会”,打造英语、物理等优势学科。
校本课程建设工程:立足课程建设,逐步开发了学科拓展人文素养、科学创新、社会实践等课程,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从“校内”到“校外”的转变,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
师能提升工程:为了提高教师新高考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组织26批次教师、教干530余人次赴山东、河北、浙江及省内知名学校学习交流,强化新高考培训;举办了44期昭义大讲坛和15期昭义微讲坛,邀请多位省教研员、省内外名师、专家领导走进校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送到一线教师的身边。
科研兴校工程。加强科研引领,推进科研兴校,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研读、研题、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学校的课题研究取得新突破,2项省规划立项课题,8项市级规划课题,4项县教科研课题,正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以研促教,让师生真正享受课题研究带来的实惠。
素材来源:都市晨报
编辑:高宣
徐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法律责任由该作者承担,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