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耿集中心小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围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努力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一、多彩社团助力“双减”

贾汪区耿集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双减”政策出台后,耿集中心小学在每周二、四推出“作业+兴趣”的特色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本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农村孩子能够充分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学校加强社团建设,优化教学资源。为保证活动效果,学校从辅导教师安排、内容设计、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谋划,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室和设备,组建手球、创客、剪纸、合唱、儿童画、丝袜花、泥塑、墩绣、脸谱、刮画、种子贴花、马赛克贴画、撕纸贴画、舞蹈等10余个社团。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把爱好逐步发展成为特长。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创客社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手球运动将健壮、规则融入其中。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在剪纸工坊,朱中芹老师和孩子们创作《红楼梦》系列、青花瓷系列等剪纸作品。李秀峰、张译文老师的儿童绘画工作室推荐的优秀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屡屡取得佳绩。泥塑社团将泥塑与绘本阅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做出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社团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让学生们学有所长,展示才华。



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让课后辅导多元化,拓展学生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二、家校合作为“双减”增效

落实“双减”政策,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发力。家庭在“双减”工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学校通过三宽家庭教育、线上家长会等多种方式,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家庭课业负担减轻,家长有时间、有精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实践锻炼活动,发展综合能力。结合学校品格提升工程《涵育自强少年的德育校本构建》,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农活和家务劳动。通过家校共育,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家校协作的核心是双方共同发力,共同朝着“双减”的目标前进,推动政策落到实处。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规范学校的管理,进一步增强育人效果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优质学校。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素材来源:耿集中心小学

审核:高宣

基层动态︱耿集中心小学:多渠道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徐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法律责任由该作者承担,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联系本站请发邮件至:gxwvip@163.com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